4、产业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提出的“引导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成套设备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转型””发展思路取得一定实效。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开始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尝试从咨询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制造、设备安装、投运服务全过程提升服务能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交钥匙。围绕国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企业以特高压变压器设备核心技术为基础,同时致力于电力自动化设备和新能源发电系统二次总承包,制造服务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50%、利润贡献率达40%以上;围绕风力发电设备,企业以2MW~5MW直驱式风电机组核心技术为基础,注重培育“风电场资源选址、设备选型、设备制造、风力发电站建设、风电场投运服务”等新能源建设总承包能力,快速提升了风力发电成套系统供应能力、服务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2015年2MW~5MW直驱式风电机组销售同比增长36%;企业以散料输送设备单机制造为基础,通过推广应用“装备制造+系统总承包+配套服务”的新型经营模式,成功签订国内28个产业总承包项目,项目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
5、产业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
为实现“湖南装备-装备中国-装备世界”的梦想,湖南装备制造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进程,“十二五”期间,双流制货运电力机车已出口南非、轻轨车辆出口捷克、300吨级电动轮自卸车出口澳洲、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出口美国、泰富重工2015年签订了俄罗斯LD煤炭码头项目等国外工程承包项目7项,合同订单总额达20.1亿美元。在产业出口交货值稳步提升(见图1)的同时,湖南装备企业开始实施整合国际产业资源战略,三一在印度、美国、巴西、印尼、德国等5个国家建有生产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又收购了国际混凝土机械头号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并与世界领先的起重机制造商奥地利帕尔菲格集团合资设立两家起重机子公司。中联重科全资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又在印度建设合资企业。中车株所相继收购加拿大当尼克斯、英国海工装备巨头SMD,中车株机在土耳其、马来西亚、南非设立生产基地等,我省具备竞争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我省装备产业总量规模不大,仅占全国比重不到3%;装备产业内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市之间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不多,除轨道交通装备和工程机械装备外,其它装备具有的竞争优势不突出。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除轨道交通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外,我省装备产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技术创新仍依赖于“引进型技术发展模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产业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实验验证技术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产业基础技术研究滞后。
3、产业基础配套能力差。区域协作配套体系建设滞后,专业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直接影响装备产品质量的工艺协作服务基地建设进程缓慢;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传统制造理念和经营模式难以改变;装备产品本地配套率不高,目前50%以上密封件和轴承、30%以上高端液压件、高档数控系统、超高强钢板等仍主要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