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鼓励发展再制造,积极参与“十三五”循环经济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循环经济重大工程任务,要建立和完善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进一步强化绿色消费的引领,增强用户对再制造产品和技术的信心;建立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公共技术平台,完善再制造技术标准。
(七)国际合作拓空间
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湖南装备装备中国、装备世界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成套技术装备系统和服务的国际供应商。
1、加快提升承接国际装备成套工程能力,扩大国际市场空间。鼓励省内装备制造企业共享共建国际营销渠道和资源,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上下游企业构建出口产业链联盟,助推企业抱团走出去,实现产能战略转移。以国际合作中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项目、贷款附加条件等为突破口,抓住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的设备需求,扩大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铁路成套装备、工程机械装备、风电成套装备、电站成套装备、输变电成套设备、矿山设备、食品包装机械设备、环保技术装备等技术装备出口。
2、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国际市场影响力。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彻底改变出口低成本、产品低质量的形象。要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鼓励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电力装备、机床工具等制造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鼓励出口企业拓展出口产品产业链,实现由单一产品出口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维护保养等环节延伸。
3、鼓励整合国际产业资源,打造新型装备国际供应商。探索以合资、合作等多种投资运营方式,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施工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等全面服务。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建设基于进出口业务、海外投资和国际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优势企业组建国际营销产业联盟,实现单一产品出口向技术、资本、管理、服务一体化出口模式创新。设立国际并购基金或融资租赁平台,引导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转移,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通过国际合资合作新模式,实现装备产能系统性走出去。
(八)人才培育强支撑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知识型产业,需要一批具有献身精神的装备制造企业家、技术人员、蓝领技工等一批产业人才,打造我省装备产业人才培育体系是确保人才资源来源的重要基础。
1、建设多层次多类型装备产业高等教育培养体系。装备制造业在转型期迫切需要培养的是现代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现代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高等院校应创新培养模式,改变重理论、重课堂、重考试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产业需求相关知识的培养。
2、完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湖南机械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功能,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现实产业需求相对接、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对接、教学实习过程与生产制造过程相对接,通过装备职业院校与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建立高质量的技能培训运行机制,培养一批装备技能大师和现代装备制造工匠,为装备产业高端化发展和强基工程提供人力资源重要支撑。